"三鹿官员"悄悄复出说明什么
3月20日,中纪委监察部公布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8位官员作出处理,其中包括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昨天有网友曝出,就是这样一位被记大过行政处分的“三鹿官员”鲍俊凯“已异地高升”,现任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8日《东方早报》)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如果说此前的问题官员复出,已经让我们从哗然、错愕和愤怒,变得审美疲劳的话,那么此次鲍俊凯的复出,则让我们辛酸、悲哀。因为此君哪是复出,已然是异地高升,还因为一边是民意咆哮,一边是官员复出而更嚣张更另类,民意难道真的是个屁吗?
应该说,问责不等于“问斩”,官员被问责,政治生命也不必然消亡,符合条件者,照样可以叱咤政坛。但当下一些官员复出,则显得轻佻而无厘头,正如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认为,如果无理、无据、无程序,那官员的复出就很难让人心服口服,这种复出就有点像“躲猫猫”,问责制度本身可能就需要被问责。
那么,问题官员屡屡带病复出的症结在哪里?乍看起来,这与制度暧昧不清大有干系,比如我们问责制度本身需要完善,存在标准模糊,条款不清晰,难以准确把握等病症。但是,把问题官员屡屡带病复出完全归咎于制度,显然是低估了权力的膨胀和傲慢。因为即便按照现有规定,官员被记大过18个月内不能升职、升级,但一些问题官员的复出不是照样打破这一硬性规定吗?
纵观一系列问题官员的频仍复出,与制度尚有缺陷有关,更与制度被虚置、权力不受监督有关。这些乱象昭示的权力逻辑就是,哪怕民意再鼎沸,只要上峰对你满意,你的政治生命就不会断裂。说白了,只要上面满意了,问题官员就有 “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一个官员的政治生命靠的是上,而不是下,靠的是直接任命,而不是民意基础,那么忤逆民意的带病复出,又何怪之有?
相关新闻
- 2009-04-10三鹿事件问责官员"异地高升"呼吁完善问责制
- 2009-04-10三鹿事件受处分官员被指异地任正厅级职务
- 2009-04-10质检总局:三鹿事件问责官员异地任用符合规定
- 2009-04-10被问责官员处分前异地高升 三鹿问责也玩躲猫猫
- 2009-04-09三元集团4900万元购得山东三鹿95%股权
- 2009-04-09三鹿事件两名官员被处分前调往异地任职
- 2009-04-07三鹿牌商标及12项专利技术撤拍
- 2009-04-07三鹿集团第二批资产拍卖会今日举行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