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防范意识增强应对极端天气增加
www.fjnet.cn?2012-07-26 16:14?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7月25日晚上11时25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解除暴雨预警信息。市气象台台长丁德平表示,当天中午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后,气象部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向全市范围发送手机预警短信。截至昨日20时许,已发送1170万人次。(据2012年7月25日《新京报》) 与21日暴雨降临前人们的麻痹大意状态相比,对25日傍晚的暴雨预警,从政府到市民,所有准备工作那是相当的认真。市民从傍晚陆续收到了暴雨预警短信及出行安全提示。与此同时,保险公司、银行、团购网站也纷纷加入转发大军。百度、人人网、金山等公司都向员工发出了可在家办公、提前下班、次日推迟上班时间等通知。便宜坊集团、俏江南、良子等商家纷纷通过微博、短信发出邀请,市民如在路上遇大雨受阻,不仅提供避雨场所,还免费奉上热茶汤面,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可以冲热水澡。北京排水集团也启动了汛情预警,在全市18个地区重点地区布控大型抢险单元。北京市交管局要求,一旦降雨导致路面或者桥区的积水超过30厘米,马上要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曾发生人员滞留车中死亡的广渠门桥区也配置了备勤人员……应对暴雨的准备可谓充分。 然而,老天爷以一场零星小雨回应了人们高度紧张的神经。那么,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对暴雨的精心准备是不是就白忙乎了呢?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的,这是一次很有必要的应急演练,而且对这种通过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唤醒的防灾减灾意识应当倍加珍惜,决不能成为权宜之计,一时所用,如同雨过地皮干一样迅速挥发掉了。引以为鉴关键是要引以为用,把那些好的措施方法及时纳入平时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上升到制度机制中去,使之长久使用。 其实,对7月21日的暴雨,北京气象台发布了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预警等级显示出雨情将异常严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应对。可是,北京是一个缺水城市,对已在高温酷暑燥热中煎熬数日的市民来说,这场暴雨又何尝不是一场消夏的“及时雨”,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其背后隐藏的巨大灾害。于是,尽管已经处在暴雨之中,人们的生活依旧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这座城市依旧是酒绿灯红,歌舞升平。大型球赛、演唱会没有被叫停,很多市民依旧开车出行,压根儿就没把暴雨预警信息当回事,更谈不上具体应对了,接受灾害的惩罚也是自然而然的。 暴雨袭击成灾难,暴雨冲涮显隐患,天灾的背后是人祸。这次暴雨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除降雨量太大的天气因素外,新京报记者在房山采访时也发现了一些人祸。比如淹没127辆机动车的京港澳高速积水处,原本是一条古河道;房山区大石窝镇沿后石门村主干道南北走向的泄洪河道,种满了杨树,挤占着民宅;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就建在排洪河道上;因周边石材厂管理混乱,房山周口店镇境内的多条河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淤塞现象。河道栽上了树木,盖起了房子,堵满了石头,必然会阻滞洪水下泄,酿成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并无情吞噬着财产和生命。北京“7·21”暴雨的善后还在继续,台风“韦森特”已登陆广东带来狂风骤雨,三峡水库也迎来最大洪峰……这个夏季里各地雨情、汛情、灾情的不断发生。极端灾害性天气已经越来越频繁,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行动必须随之不断增强,并成为日常生活习惯。自然灾害虽不可抗拒,但防灾减灾可以大有作为。关注预警,加强防范,方能有备无患。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很大和谐上取决于防范意识的强度和准备工作的力度,从政府到公民都责无旁贷,都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认真做好。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6]岂能以“骚扰”之辩防范地铁“咸猪手”?
- [ 06-14]节制使用“最美” 防范道德浮夸
- [ 06-07]对欧元区银行业风险需提高防范
- [ 05-02]养生基地建设更需防范张悟本
- [ 04-10]需制度防范一夜暴富的失地农民返贫
- [ 03-19]防范官员过错胜过“终身究责”
- [ 02-06]参与欧债解决需防范风险
- [ 01-18]遏制职业病蔓延要立足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