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灵药”可愈“调研顽疾”
www.fjnet.cn?2012-09-20 10:55? 轩辕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少数地方、部门、领域,“调查研究”染上了一些病症,有的还渐成顽疾,概括起来,其病有五:假调研、被调研、回避问题、调研脱节、不重运用。这不仅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9月19日《人民日报》)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得了病”的调研还确实存在,笔者认为,若服下窃拟的三味“灵药”,并且坚持服用,定能日渐好转直至彻底康复。 强化宗旨观念,心中有民才有康复希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以此来作为自己想事、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研时才不会图办私事、蹭吃喝,劳民伤财,增加基层的负担,而是真正走进群众当中,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深刻理解了基层调研的意义,才会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讲排场,亲近群众而不是混迹享乐。 强化责任意识,肩上有担才有康复动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大抵都已烂熟于心,可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的思想未必都能理解得那么深刻。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责无旁贷要造福一方,这是责任,更是使命。如果领导干部都能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那么必定会带着群众的问题下去,找到解决的方法才上来,基层调研之行也绝不会变成 “盆景展”、“报喜会”,因为那种只看样板街、只走样板路的“迎查路线”是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不光解决不了问题,更会掩盖真相,种下隐患。 强化制度约束,背后有鞭才有康复保障。只有有了制度的刚性约束,才能杜绝旧病的再复发。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相应的规范制度,对于在基层调研过程中反映出的假调研、做样子、东抄西凑拼稿子等现象一经证实要通过诫勉谈话、个别构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进行组织处分等方式予以严惩,明确鼓励将调研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这样,才能让那些善于打调研“歪心思”的个别领导干部不敢再“动邪念”,而是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去深入基层搞调查、搞研究。 染上“调研顽疾”并不可怕,笔者以为这更到了另外一个考验领导干部的时刻,面对病症,是“认了”,还是“奋起抗争”,这更能折射出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相信良药苦口但终利于病,坚持服用三味“灵药”,定会重获健康新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9]再穷再破也是你的乡你的国
- [ 08-09]换个角度看厦大女博士的“考察收获”
- [ 08-09]厦大女硕士为何“不问调研问吃住”?
- [ 08-09]批判“女博吐槽”更应制度反思
- [ 08-08]女博士的矫情你要听得懂
- [ 08-08]女博士“吐槽”的理想与现实
- [ 04-10]为官岂能“身份不明”
- [ 04-05]“省长让干部扮记者”折射“媚上”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