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是一二是二”的科学议题成了社会事件,就不可避免地引来各种解读。所以,屠呦呦获诺奖后的“躁动”,没什么大不了。】

屠呦呦获诺奖的舆情热度,仍高烧不退。就在昨日,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称,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

中国本土科学家首获诺奖,无疑令国人振奋。土生土长、中医学、“中国制造”等,也触动了人们内嵌于族群认同的“与有荣焉”的自豪感。这种零的突破,也纾解了不少人的“科学类诺奖焦虑”。正因如此,欢呼、庆贺、受鼓舞,也成了公众共有的表情。但在此基调上,有些争论也随之而来:因屠呦呦研究的是青蒿素,再加上附着其身上的某些身份符号,很多借题发挥式解读与讨论也以“搭车姿态”,成为了衍生议题。

比如,扰攘已久的中西医之辩就由此升温:有很多人认为,屠呦呦获诺奖证明了中医学的价值,也有人觉得,青蒿素成功与中医学无关。又如,举国体制下的协作创新与个人创造性研究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也引起热议:有些人溯及屠呦呦最早研究青蒿素的时代背景,认为这凸显了科研举国体制的优势,但有些人则觉得,它更多地源于个体“190次失败”后的执念。再如,屠呦呦无院士称号、无留洋经历却创造出世界领先的科研成就,是否具有代表性,对现有科研评价体系有何启示等,也引发争论。

这些观点激荡、价值碰撞,营造了屠呦呦获诺奖后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景。对于诸如此类的争论,在网上,有些人颇为忧心,认为纠缠于中医学现代化、科研体制等问题争执,是借机消费或者是无意义争论,是社会浮躁心态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对屠呦呦获奖的争论当回归科学本身,而科学不该受困于这类琐碎论题。

但应看到,当“一是一二是二”的科学议题成了社会事件,就不可避免地引来各种解读。实质上,借着屠呦呦获奖实现诉求“移情”,也是价值多元社会的现代舆情常态。在社会观点表达平台敞开的背景下,任何事情都可能沿着“见仁见智”的方向被阐释。在发掘屠呦呦获奖的意义时,多重视角与多元观点必然会贯穿于舆论聚焦始终。

而这些看似浮躁的争论,也并非无价值:共识常常需要借助争论达成,像眼下,很多人都接受了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学走向现代化的结果,也证明了中医学也可以采用现代化技术,遵循科学原则;屠呦呦获诺奖,背后是一群人的努力,其成果也离不开科学界的协力攻关,正如屠呦呦所说,它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些争论,还能将社会思考导向对科研创新、科研人才挖潜等问题的关注,某种程度上,它也能在社会化注解中将更多人的兴趣带到科学领域。

屠呦呦获诺奖,在中国科学史上是个重要节点,其轰动效应已溢出了科学界,引发争论是必然,也非坏事。它背后的众声喧哗,源于人们情绪的开释,也会终于科学认知层面的观念磨合,而这也是其意义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