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岛五市七区今年展开如火如荼的“植树增绿”工程,投入资金四十亿元,希望在“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个新青岛”。与此同时,市民的质疑甚至不满情绪却越来越强烈,在网络上也引起广泛关注。(4月19日 中国广播网 )

人们常用“气得眼睛发蓝”来形容心情愤怒的状态。青岛投巨资“植树增绿”,市民为何“眼睛发蓝”?一句话,决策不民主,信息不公开,群众不知情,自然就不领情。看来,即使是做造福于民的实事,也不可缺少必要的“张扬”,即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

舆论先行、宣传群众是完成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做好工作的宝贵经验。把好事实事做在明处,甚至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并非完全是图乞邀功炫耀,往往是让群众了解做事的动机与目的,知道这件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进而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否则,就难免会遇到类似青岛“植树增绿”工程的尴尬:投入40亿“植树增绿”造福市民,可市民非但不领情,反倒非议纷纷,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

市政建设与市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引起特别关注这也正常。然而,“植树增绿”工程不正常的则是,决策前,没有事先听证,缺少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步骤和工作方法,忽略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决策后,不仅没有向群众宣传任务,使之知其然,而且也不阐明事理,让群众知其所以然,一直都蒙在鼓里。工程建设中,面对公众不断增多的质疑,仍然闷不作声,尤其是发生“毁草种树”误会之后,信息救赎仍然无动于衷。面对公众质询的时候,无论市政热线还是园林局都没给出回应,甚至是“这个事儿已经定了,你问这个干什么?”,“这个事儿不归我管”,傲慢得很。

老百姓看事,既不看宏观,也不看微观,爱看直观。他们对“植树增绿”可能绝对欢迎,但当发现一些地方植树密度超过了想象,高架桥下背阴处栽上的新树又被挪走了,部分树木挤占了本不宽敞的人行道,燕儿岛公园丧失了“应急棚宿区”功能,从青岛开埠起就有的汇泉广场的草坪也被市民指为“毁草种树”,市政府门口一个公交车站被新栽下的小树挤得只剩下站牌,等等。这样蹊跷的“植树增绿”工程,难免让市民疑窦纵生,十分气愤。

还有,为什么要采取“高大密厚多彩”的栽种模式,这个原本应该反复向市民解释清楚的问题,却只是市园林局局长回答记者采访时的作答:“主要原因是增加阔叶量,以净化空气。增加阔叶树的量可以增加绿量,增加对氧气的释放和二氧化碳的吸附。特别是颗粒物的吸附,就我们通常说的PM2.5的吸附作用是非常强的,他比草皮要强了50倍,因此密植是科学密植,合理密植,而不是无度的密植。”类似这样具体解释,为什么就不能面向市民呢?

重行动、轻解释、避监督是一些民生工程饱受群众质疑的根源所在。确实,许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仅仅有良好的初衷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目的是有利于城市环境,也不等于具体行为就具有了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因此城市管理者或决策者,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民主决策,信息公开,宣传解释到位,真正实现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才能把自己所做的实事办成群众喜欢的好事。

18日晚十一点刚过,青岛市政府在官方微博承认在“植树增绿”的过程中,存在“局部区段栽植(树木)过密、设计方案公开不及时、前期论证不细致、与市民沟通不主动”等问题。市民的诉求终于等来了政府的回应,但愿这是做好“植树增绿”的开始。

' />
不久前,青岛市投资40亿元的“植树增绿”工程遭到了市民的质疑。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城市园林局日前在政府网站对此发表公开回应,称“由于植树增绿工作季节性强、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们忽视了前期的宣传和沟通工作,对市民和网友提出的问题回应不够及时,引起市民和网友的不满,对此深表歉意”,同时反思了市政工作中的若干不足。

这一工程的出发点,是青岛方面计划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而市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如下几点:花费巨大的造林工程,为何未公开征求意见或召开听证会?铲掉草坪改种树、在海边种树是否会破坏既有景观?海边种树算不算形象工程?

市民的反应或许青岛方面始料未及。一般来说,种树总是好事,在植树造林这一块,我国不少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账,种树通常是符合市民的意愿的,为何在青岛却遇到了阻力?

目前,引发市民质疑的直接原因是两点,一是“种多少”,二是“怎么种”。

政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是好事,但到底花多少钱合适呢?政府心中有一本账,而市民心中也会有一本账。财政资金是有限的,需要政府花钱的地方很多,比如教育、社保、交通等领域,都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来改善服务。有限的资金怎么花,就有必要盘算一下资金的有效配置问题。市民们现在很清楚,他们是纳税人,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与之息息相关,所以大家当然会注意市政支出的去向和数额。去年青岛地方财政收入为566亿元,“植树增绿”工程占到了青岛财政收入的7.2%,投入的资金是不是太多了?若以某类行为是“好事”而无节制地花钱,并不符合财政资金有效配置原则,市民的这一质疑是有道理的。

在“怎么种”的问题上,有市民提出,树的间距为一米至两米,是不是太密了?大面积地种树,还会对市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在海边种上树后,会不会对海景造成影响?树种得离居民楼太近,会不会影响低楼层居民的采光?在这类问题上,市民显然是要发出自己声音的。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政府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应该广泛地听取民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民众能够参与决策,这越来越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而在这一事件中,青岛的有关部门显然考虑不足。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民众的意愿日益趋于多元化,同时政府要负担的公共服务也越来越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与政府多元化的供给之间,往往会产生不合拍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实施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


一般来说,在处理大量的政府日常行政性事务时,以法律和行政规范为行事依据会比较有效。当政府的政策对某些特定群体会造成直接影响时,如劳资纠纷、拆迁补偿等,应赋予这些群体的合法代表以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利益方之间的博弈来形成共识;当某个领域需依赖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应对时(比如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专家决策制就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当某个领域的事务处理需要很大的灵活性,但该领域却不容易形成专家的权威观点和清晰的利益关涉方时,让民众广泛参与决策会比较有效。

从青岛的种树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采取的是行政单方面决策制和专家决策方式。但是,根据前面所述的原则,种树这一行为,更适合公众参与决策方式。另外,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涉及到数十亿元资金的投入,在预算环节上,应该注意听取市民的意见,如此方可在事前消弭市民对资金投入量的疑问。

在信息高度开放的时代,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民众的参与要求,政府应该学会广泛听取意见,开门决策,积极正面地回应民众的诉求。青岛市对民众意见的回应,有可圈可点之处:迅速回应了市民的意见,对市民表达了歉意,表示将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市民监督——只要政府能真正把这些举动落实好,一个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就不难建立起来。

' />
最近,一项轰轰烈烈的“植树增绿”工程,将青岛市推上风口浪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本是令市民受益的生态工程,可不少市民不但“不领情”,反而从论证公开、成本核算、种植密度、位置布局等多方面提出质疑。日前,青岛市相关部门公开道歉,承认存在论证不细致、沟通不主动等问题。

青岛市坦率诚恳的态度,值得肯定。需要省思的是:一项有着良好初衷的城市绿化工程,为何引发强烈争议?

作为城市公共工程,种树显然远远不是刨坑一埋那么简单,这涉及植物、园林、地质、规划等多个领域,也牵扯到成千上万市民的切身利益。要完成好如此宏大的工程,不仅需要科学严密的考察论证,也需要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这两个方面工作虽然着力点不同,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使政府决策更加合理,获得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

青岛市民关于海边种树、岩石上种树、过分密植等不乏专业水准的质疑,让人认识到,重大工程的前期论证、方案设计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疏漏;同时,在决策过程中倾听民意、吸收意见,也十分重要。通过沟通才能增加共识。

无论是当地群众长期对植树工程决策过程知之甚少,还是工作人员面对市民询问发出“你要干什么”的反弹,或者是一些植树工地上“说了算,算了干”的醒目标语,都说明有关方面与公众的沟通存在不畅、不深、不细的瑕疵,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程序链条出现了问题。

不论证就难免有疏失,不知情就难免不领情,正是由于缺乏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不仅使得决策者失去了一个了解实情、吸纳民智的好渠道,为工程方案埋下了种种技术“地雷”,而且放弃了回应社会关切、及时解疑释惑的主动,难以赢得公众的支持理解,给工程实施带来了种种情绪障碍。

通过青岛植树这件事,人们对如何科学决策当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所谓科学决策,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制度领域。只有让群众对决策信息有充分了解,让决策过程体现公众参与,决策的科学性才有可靠保障。

更进一步说,在公众参与热情日渐高涨的今天,治理者应该更加重视民意、善待民意。民意把握得充分准确,决策做事就有准头;如果剃头挑子一头热,就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因此,各级干部在埋头工作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良性互动实现科学决策,推动社会进步。

' />
今年3月1日,青岛政府启动了耗资40亿元的“增绿行动”,要将这海滨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很多百姓抱怨这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有的在网上称新任市长是“种树狂人”。 80后女孩潘琦调查青岛植树成本,温和质疑政府决策。成了当地的小名人。(4月18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消息的最大启示是:以理性温和的态度与政府打交道,对建立良性的官民互动机制很重要,收到的效果要比以偏激情绪化的态度要好。正所谓有话好好说,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其实,这种态度适用于所有与周围打交道的场合,这种态度是有文化修养的风度,是中华文明礼仪所倡导的。遗憾的是,这种态度似乎“失传”了,秉持这种态度的人少了,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狂躁了,不耐烦了,以致于与周围包括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简单、偏激情绪化的态度,本来容易沟通协调的事变复杂了,难办了,发生了不必要的摩擦冲突……

以理性温和的态度与周围打交道,是长期修养的结果,是一种文化教养的积淀,建立在冷静思考、认真球探体育比分:的基础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要求以理性温和的态度与周围打交道,并不现实,只能倡导和引导,急不得。正因为如此,从政府方面说,对百姓质疑政府决策措施的态度也不能太挑剔,当有包容之胸怀。应当看到,百姓对政府的质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百姓的现代公民意识正在觉醒与强化,他们日益重视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我们切不可过分计较百姓的态度、语气等表达方式问题。

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尊重、保障公民的表达权,体现在公开透明和及时回应。在施行公共政策时,须向百姓及时说明其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那样:对群众举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应,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处理,结果要反馈或向社会公布。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当地政府在信息公开、依法行政这方面,没有做到及时积极地回应。而且,一些政府在回应百姓的质疑时,态度也不都是理性温和的。如果政府的回应也是理性温和的,相信一些公民的态度不会那么激烈、狂躁。因此,也要倡导政府的回应态度是理性温和的。

' />
潘琦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市长:“这个城市是我的,是市民的,而不是市长的;这个城市的财政资金同样是我的,是市民的,而不是市长的。”

青岛投入40亿巨资大规模种树,引发风波。在这场风波中,有一大一小两个大人物引人关注。大人物是现任青岛市的市长张新起,小人物则是青岛市的市民潘琦。

先从小人物潘琦谈起。诚如一些评论指出的,潘琦通过自己的举动,向社会展示了,什么叫“理性”、“温和”、“执着”。有评论说,这就叫“理性维权”,大家都应该向潘琦学习,要“理性维权”,而不是只会漫骂与攻击。这些观点当然是不错的,但我却要给出四字批语:“废话一筐!”在我看来,潘琦向我们展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并非“理性维权”,而是“公民意识”、“主人公意识”。潘琦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市长:“这个城市是我的,是市民的,而不是市长的;这个城市的财政资金同样是我的,是市民的,而不是市长的。”

城市究竟是谁的城市,是市民的城市,还是市长的城市,这才是青岛种树风波最核心的问题。而舆论把焦点聚集在种树本身是否合理,争论青岛有没有必要大规模种树,甚至对树的行间距斤斤计较,都未免离题万里了。在种树这件事上,青岛市政府最大的错误,其实不在于种树这一决策本身有多么荒唐,而在于政府搞错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市之政府,恰如一小区之物业;一市之长,恰如一大家族之管家。物业或者管家做什么事情,哪怕做得再英明,都不能绕开业主,不能不经主人点头。当然说青岛市政府搞错了的角色,似乎也是一厢情愿,人家何曾搞错角色,对照现实,城市不就是市长的吗?业主不满意物业,可以把物业给开了,市民不满意市长,你能把市长开了吗?

说完小人物,再说大人物,青岛市的市长张新起。因为种树这场风波,青岛市民给张市长送了一个雅号:“种树市长。”据报道这位张市长,一路走来,可说是“始终如一”,在担任县级市莱芜市市长时,张市长就热衷于种树,后来升任潍坊市委书记,继续热衷于“种树”,现在到了“青岛市市长”这一更重要的位置,依然热衷于“种树”,“种树市长”端得名不虚传。

有评论由这位“种树市长”,联想到在张市长之前,青岛还出过一位“广场书记”。就是那位因腐败问题落马的原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当年这位杜书记热衷于大广场、大草坪,全城种草,不惜对大树痛下杀手。现在呢,“广场书记”走了,“种树市长”来了,铲掉草皮改种树了。千万千万,张市长的下一任不要喜欢种草。

刚才讲“城市是市民的,不是市长的”,其实在业主尚没有能力撤换物业的情形下,我还真巴不得城市就是市长的,因为人嘛总会珍惜自己的东西,不会去破坏,不会去猥亵。怕就怕城市在某些官员眼里,就只是一个旅馆、一个站点,劳民伤财打造几项政绩工程之后,就拍拍屁股走人,奔向下一个站点而去。至于那个城市,当然是等着给下一任再折腾了。种树是免得了的,但折腾是免不了的,每一任都要打造政绩工程,不管种什么,总要种点什么。

' />
今年青岛政府启动了耗资40亿元的“增绿行动”,要打造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质疑种树工程的市民,有人谩骂有人撒气。然而青岛80后姑娘潘琦,却以普通市民身份,在施工现场调查树的成本,用合法手段温和地质疑着决策。(4月19日《华西都市报》)

“增绿行动”这样耗资巨大的工程项目,虽然确有增绿、环保之优点,但也有形象工程、铺张浪费之虞。更何况这样的工程决策,并未征求市民意见,其优劣利弊,也未经充分的公平博弈。这些,都是造成抱怨、不满,甚至谩骂的原因。

当然,用愤怒、抱怨之类来表达不满和质疑,俨然是惯常思维,这样的坊间舆论,虽有尖锐和应者云集的汹涌,但难免失之理性,被偏见挟持。实际上,如果任何质疑,都这么气势汹汹,对质疑者和应答者来讲,剑拔弩张的结果,会使理性被虚置,这显然不是好事。

质疑是民众的权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质疑也应有边界,即接受规则或程序约束,也只有这样,质疑才能更显文明和尊严。潘琦的质疑方式,不是对不能接受现象大声呵斥,也并非自我感觉真理在握的当头棒喝,更不是面对失望与遗憾时怒发冲冠。

这样的质疑方式,因为不再咄咄逼人,不再裹挟着愤怒和敌意,一方面可以使职能者更易接受,建立起有效和可靠的互信;另一方面,则可以唤起更多参与精神,让更多人学会理性表达。比如,在潘琦之后,有更多的青岛年轻人行动起来,拍照调查,详细核实。

温和质疑,有态度才有力量。改变自己,便是行使自己的权利,有这样的态度,有切实的行动,才会有不错的开始。而温和地质疑,则是行使自己权利的最好选择。因为温和,质疑不再是愤怒的宣泄;因为温和,质疑就会成为规则下的诉求;因为温和,便会少了些猜忌和冷漠,求同存异便有了基础。

尽管潘琦温和质疑目前还没有更进一步的结果,但其被广大网民支持和声援的举动,无疑是温和质疑得以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有关部门应抱着客观和善意的态度,回应质疑与诉求,如此方能使公众与职能者之间的断裂得到修补。

' />
质疑青岛的种树工程,有人谩骂有人撒气,青岛姑娘潘琦却以普通市民身份,在施工现场调查树的成本,致电政府并追问种树方案的决策过程。她说,自己27岁了,才第一次正儿八经当公民。网友们也几乎一致赞许潘琦脚踏实地的公民精神,呼唤“中国出现更多这样的年轻人”。(《中国青年报》4月18日)

说“80后”潘琦有脚踏实地的公民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她知道自己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在表达意见前,她仔细学习了《宪法》和《山东省行政决策程序》等法律和文件,发现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其二,她知道作为一个公民,自己与政府有平等的地位。“我不管政府看不看得起我,我心里先把自己跟政府弄平等了。”潘琦说。

其三,在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中,她做得很认真。为了了解植树成本,她到工地上与工人聊天;为了解种树的决策过程,她打市长热线,向市建委、园林局打电话,而电话打到园林局,办公室要她打建设处,建设处要她打办公室……她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一次又一次作记录,一次又一次将情况发到网上。

与潘琦这种脚踏实地的公民精神形成对比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不懂得自己作为公民的应有权利,或者虽然懂得自己的权利,却对劳民伤财的“增绿行动”冷漠视之;一种是只是发牢骚、谩骂,或者讨论市长的出身,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而不去思考自己能为此做些什么。

“增绿行动”耗资40亿元,这对青岛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这上边花了40亿元,在其他方面就要少花40亿元,作为青岛市民来说,怎能不关心呢?这个工程还关系到青岛市的面貌,草坪没了,多了一些大树,这些树还极有可能不会成活,作为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居民,怎能不关心呢?而关心不能只是发牢骚、谩骂,不能搞人身攻击,猜测市长的出身没有多大意义,只是问“唉,你看这社会到底怎么了”,也不能促使社会进步。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工作,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有了这种脚踏实地的公民精神,才能促使社会有更大的进步;才能让政府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才会有更美好的家园,更幸福的生活。

' />